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斜井人車和立井罐籠的脫鉤試驗,具體是一種斜井人車脫鉤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煤礦安全規程》第413條規定:“對使用中的斜井人車防墜器,應每班進行一次手動落閘試驗,每月進行一次靜止松繩落閘試驗,每年進行一次重載全速脫鉤試驗。”
其中,“每班進行一次手動落閘試驗”和“每月進行一次禁止松繩落閘試驗”的準備工作量小,容易做到。而“每年進行一次重載全速脫鉤試驗”,需要根據《煤礦斜井人車試驗細則》第八條規定:“在試驗地點下部5至6米處,應加設牢固的密集支柱,并堆放裝滿木屑的麻袋等緩沖物,或者設有其它形式的擋車裝置”進行試驗。因為既是脫鉤試驗,就要防止抓捕機構失靈而發生跑車毀壞車輛,成為破壞性試驗。但光準備工作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方能完成。即使完成了,緩沖物做的再好,一旦抓捕機構(即防墜器)失靈,不能實現抱軌,人車在重載全速運行的沖擊下,車輛與車輛之間的碰撞,也會造成人車受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在人車重載全速脫鉤試驗中,一旦抓捕機構失靈,不能實現抱軌時,避免發生跑車,提供了一種斜井人車脫鉤試驗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斜井人車脫鉤試驗裝置,包括脫鉤器、單端與脫鉤器的鎖板連接的脫鉤鋼絲繩,用于連接脫鉤器與斜井人車上主拉桿(主拉桿用于觸發斜井人車上的防墜器動作)的連接組件、用于連接脫鉤器與絞車提升繩端部繩環的連接組件,還包括用于穿過絞車提升繩端部繩環的鐵環鏈,且鐵環鏈的兩端分別固定有用于與斜井人車固定的固定件。
進行脫鉤試驗時,將脫鉤器經連接組件分別與絞車提升繩端部繩環、斜井人車上主拉桿相連,然后將鐵環鏈穿過絞車提升繩端部繩環,鐵環鏈兩端的固定件分別與斜井人車碰頭兩邊的大梁上固定;將脫鉤鋼絲繩的自由端與脫鉤試驗點上方一定距離處的一側軌道固定。其中,鐵環鏈的松弛度以略大于絞車提升繩張緊后其端部繩環與斜井人車碰頭的距離為宜,最大不得接觸軌道上固定的地滾。試驗時,受脫鉤鋼絲繩牽動,脫鉤器的鎖板脫落,使脫鉤器分離,人車上主拉桿回縮,即可觸動人車上的防墜器實現抱軌。一旦抓捕機構失靈,不能實現抱軌,還有鐵環鏈通過主提升繩繩環與人車碰頭相連,不會造成跑車事故。即采用脫鉤不脫繩的試驗方法,可以達到脫鉤脫繩的相同試驗效果。同樣適用于立井罐籠的脫鉤試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①試驗地點下部無需加設牢固的密集支柱,無需堆放裝滿木屑的麻袋作為緩沖物,縮短了準備時間,減少了試驗人數。
②在確保試驗效果相同的情況下,試驗的安全性比前者有極大提高,不會因抓捕機構失靈而發生跑車事故,安全性高。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試驗效果好,準備工作簡潔,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脫鉤器;2-鎖板;3-脫鉤鋼絲繩;4-斜井人車;5-主拉桿;6-連接組件;7-絞車提升繩;8-繩環;9-連接組件;10-鐵環鏈;11、12-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斜井人車脫鉤試驗裝置,包括脫鉤器1、單端與脫鉤器1的鎖板2連接的脫鉤鋼絲繩3,用于連接脫鉤器1與斜井人車4上主拉桿5的連接組件6、用于連接脫鉤器1與絞車提升繩7端部繩環8的連接組件9,還包括用于穿過絞車提升繩7端部繩環8的鐵環鏈10,且鐵環鏈10的兩端分別固定有用于與斜井人車4固定的固定件11、12。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斜井人車脫鉤試驗裝置,包括脫鉤器(1)、單端與脫鉤器(1)的鎖板(2)連接的脫鉤鋼絲繩(3),用于連接脫鉤器(1)與斜井人車(4)上主拉桿(5)的連接組件(6)、用于連接脫鉤器(1)與絞車提升繩(7)端部繩環(8)的連接組件(9),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穿過絞車提升繩(7)端部繩環(8)的鐵環鏈(10),且鐵環鏈(10)的兩端分別固定有用于與斜井人車(4)固定的固定件(11、12)。
說明書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斜井人車和立井罐籠的脫鉤試驗,具體是一種斜井人車脫鉤試驗裝置。在人車重載全速脫鉤試驗中,一旦抓捕機構失靈,不能實現抱軌時,能避免發生跑車,斜井人車脫鉤試驗裝置包括脫鉤器、單端與脫鉤器的鎖板連接的脫鉤鋼絲繩,用于連接脫鉤器與斜井人車上主拉桿的連接組件、用于連接脫鉤器與絞車提升繩端部繩環的連接組件,還包括用于穿過絞車提升繩端部繩環的鐵環鏈,且鐵環鏈的兩端分別固定有用于與斜井人車固定的固定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試驗效果好,準備工作簡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