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在當前市場環境復雜多變、行業變革風起云涌的新形勢下,如何于變局中開新局?大陽煤礦分公司用行動給出了響亮回答。牢牢握住“降本增效”這把金鑰匙,將其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引擎”,在礦井上下掀起了一場“向管理要效益、以精細促發展”的深刻變革。
全鏈條管控,擰緊材料“成本閥”
材料成本是礦井運營的“大頭”,更是降本攻堅的“主戰場”。大陽煤礦敢于打破陳規,創新構建了貫穿計劃、入庫、領用、使用、回收、盤活全過程的“材料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體系”,為材料成本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火墻”。
計劃環節“精打細算”。在這里,“無預算不支出、有庫存不采購、有舊不領新”是鐵律。每一份材料計劃都需經過“三級審核”的烈火淬煉,從隊組到科室再到礦級,層層把關,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從源頭卡住了盲目采購的“喉嚨”。
領用環節“斤斤計較”。推行“雙人驗收、實名領用”,建立領用臺賬,讓每一件材料的去向都清晰可查。同時,根據不同材料特性設定領用定額,徹底告別了以往“大手大腳”的領用模式,營造出“誰領用、誰負責”的節約氛圍。
回收環節“變廢為寶”。井下支護材料、機電配件等“下崗”物資,在這里迎來了“第二春”。通過制定詳細的回收辦法和建立內部共享平臺,閑置物資被重新激活,在不同隊組間循環起來,真正實現了“材盡其用”。
修舊利廢,“廢料堆”里淘出“金疙瘩”
在大陽煤礦分公司,“節約”二字被賦予了創造的價值。“讓廢舊物資重獲新生”不僅是口號,更是全員踐行的行動準則。
煤礦建立起一套“清單式回收、訂單式修復、考核式激勵”的完整流程。從井下拉升上來的廢舊電纜、開關、錨桿,經過專業“診斷”,被精準劃分為“直接復用”和“修復后復用”兩類。機修廠的能工巧匠們妙手回春,讓損壞的配件重新“上崗”。對于那些實在無法修復的,也通過規范流程進行環保處置,真正做到“吃干榨凈”。
激勵機制是點燃全員熱情的“助燃劑”。煤礦將修舊利廢成果與各隊組工資績效硬掛鉤,干得好,真金白銀獎勵到位;完不成,則有相應考核。這一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員工從“廢料堆”里淘金挖潛的積極性。
對標先進,“取真經”拓寬“增效路”
閉門造車不如開門迎風。該礦組織骨干力量奔赴行業標桿——鵬飛集團永安煤礦開展對標學習。
他們不僅“帶著問題去”,更“拿著答案回”。在永安煤礦,對標團隊深入庫房、座談交流,像海綿一樣汲取先進經驗。學習利用大數據分析預測材料需求,借鑒“ABC分類法”優化倉儲管理,參考“階梯式獎勵”提升激勵效果……每一次交流碰撞,都是管理思維的一次升級。歸來后,
該礦立即行動,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內功的具體方案,制定出包含12項改進措施的《材料管控體系優化方案》,為礦井的精細化管理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再添新引擎。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下一步,大陽煤礦將繼續保持戰略定力,以降本增效為核心,持續深化管理創新,讓過“緊日子”的思想深入人心,讓精細化管理的觸角延伸至每個角落,全力以赴撬動效益提升的杠桿,為蘭花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加磅礴的“大陽力量”!